查看原文
其他

【文献、媒介与书写】专题·石刻文献|文本·形制·人物·阅读-北大文研院“书志学与书籍史”石刻工作坊

敬请大家关注本号,设为星标。点击上方蓝字【全球研究Global Studies Forum】,点击【…】,点击【设为星标】即可。感谢!


相关阅读:

【文献、媒介与书写】专题|以纸为媒:古代写本研究青年学者工作坊

全球思想·比较思想|“古希腊与早期中国的语言、书写及思想”学术工作坊

Global Middle Ages·汉唐帝国及其他|纸与中古社会变迁:从唐代官文书的文学性谈起

Global Middle Ages | 仇鹿鸣:从文献中发现景观—中古史研究中的空间想像

【古代中国的家庭、社会与日常生活】专题|宋人志传中“嫁母”“继父”与书写

从唐宋变革到大分流|徐力恒:东西鱼雁--12世纪中国与欧洲书信文化的比较

东西南北的中国与世界|异域之眼:燕行录与近世中国的书写(汲古论坛第27场)

晚明晚清·现代中国|晚清档案文献中的中国与世界

【光启古典学讲座系列·2023年秋季】预告 | 江沙维《辣丁中华合璧字典》及其电子化

会议日程|南京师范大学古典文献学专业成立40周年庆典暨古典文献学学科建设论坛


本文转自:


【书志学与书籍史系列22】文本·形制·人物·阅读——“书志学与书籍史”石刻工作坊

文研院 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 


书志学与书籍史系列 22


文本·形制·人物·阅读

“书志学与书籍史”石刻工作坊



时 间:2023年11月17日(星期五)9:00

地 点:北京大学静园二院 208会议室

报告人:陈志远

    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 副研究员

    于溯

    南京大学文学院 副教授

    史睿

   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 副研究馆员

    王天然

    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 副研究员



内容简介

本次工作坊四位成员的研究对象虽各异,然旨趣略同。概言之,皆以石刻文献为中心,大体聚焦于文本与形制、文物与人物、阅读与情境三对关系。第一对关系,既着眼于石刻文献的文本内容,也关注原石、拓片、拓本及石刻之抄本、刻本的形制面貌。第二对关系,既留意石刻文献本身的生命史,也关心尘封于其中的人物命运。第三对关系,将人阅读石刻文献的行为纳入视野,努力复原历史现场及其情境。本次工作坊为“书志学与书籍史”系列的最新活动,旨在透过四位成员的不同视角,呈现出石刻文献研究的多重可能。


报告题目


陈志远:探寻最早的佛教石刻造像碑铭

于 溯:中古时期的石刻观看

史 睿:《万岁通天帖》与琅琊王氏的命运

王天然:《蜀石经集存》概述


主办单位

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

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




更多相关学术活动,敬请关注

The END


更多阅读


【中国思想 亚洲思想 全球思想】 更多阅读

回顾 | 全球学术前沿:人文与社会科学的范式突破与再理论化(2023)——“未来记忆”国际青年学者讲座系列·特别专场

Events | Global Session@Future Memory Series 2023

回顾 | 3月28日·「未来记忆」特别专场(一):人文与社科的轻与重:如何用政治学、经济学、哲学打开历史

Sign up: Levitas and Gravitas in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

回顾 | 4月1日·「未来记忆」特别专场(二):“思想VS理论:文学、诗学、史学之镜”

Event II: 'Idea vs Theory'

回顾 | 4月2日·「未来记忆」特别专场(三):“朝向未来的理论与实践:政治哲学 & 政治科学 & 古典学 & 全球(思想)史”

Event III: Theoretical Practices Toward the Future


梁启超专题|黄克武--文字奇功:梁启超学术思想的现代转型

梁启超专题|汪晖教授演讲:见梁启超——于新旧二世纪之界(人文清华讲坛9.11)

中国思想·全球对话|汪晖教授《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》英文版(哈佛大学出版社)

中国思想·全球对话|章永乐:过去的未来:评汪晖《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》

全球思想|夏多明回应汪晖:作为思想对象的20世纪中国:全球和地方的历史反思

中国与全球南方|汪晖刘禾马姆达尼韩嵩文哥大对谈--Aspirations: China and the Global South


政治哲学·现代中国/张翔:康有为的欧洲政教论

做中国哲学|“当代中国哲学五人谈”第六季:哪一个动词能动员所有哲学问题?

世界哲学·做中国哲学/“当代中国哲学五人谈”公众号&第五季之“谢林与当代中国”

已识乾坤大,犹怜草木青|《缘在之思-张祥龙先生纪念文集》出版


亚当·斯密诞辰 300 周年:来自九个国家的经济学家谈亚当·斯密的重要性

亚当·斯密专题|玛利亚·皮亚·帕加内利:斯密与政治经济学的道德

亚当·斯密专题(二) | 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斯密研究书单

亚当·斯密专题(三) | 张正萍:格拉斯哥与亚当·斯密研究的兴起

七夕谈经济|亚当·斯密专题(四) | 《当中国遇见〈国富论〉》线上研读会

七夕说爱情|系列讲座:爱欲:从柏拉图到福柯


全球史·世界哲学 | 上大-社科院“世界史”圆桌&柏拉图合集:中大-柏拉图系列&川大-“柏拉图与毕达哥拉斯主义者讨论灵魂”课程


全球思想|杜维明+查尔斯·泰勒对谈:世俗时代的精神图景

全球思想|李猛:“现代世界”丛书总序

列奥·施特劳斯专题| 智慧與律例:與施特勞斯一起讀《創世紀》

政治哲学·比较哲学/施特劳斯与古今之争:第十届全国古典学年会 • 中国人民大学

哈维·曼斯菲尔德专题 (一)丨《马基雅维利的实效真理:创造近代世界》

哈维·曼斯菲尔德专题 (二)丨《政治家才能与政党政府:柏克和博林布鲁克研究》&朱欣《柏克与“古今之争”问题》


全球思想 | 崔之元:昂格尔与布鲁门伯格的现代性理论比较(上海交大讲座PPT)

跨界·崔之元札记|从昂格尔与布鲁门伯格到希区柯克与阿甘本:崔之元教授上海交大讲座札记与听众互动内容

全球政经与社会|“通往赋力国家”:昂格尔访华讲学特刊(OECD2017年报告)

【历史与思想中的“义”及其他】专题|李启成:恩义终难断--论传统中国的大义灭亲


会议回顾 | 跨学科视野中的唐宋变革(圆桌会议)

唐宋变革圆桌笔谈/包伟民 刘后滨主编《唐宋历史评论》第9辑

笔谈 | 陈丹丹:略论思想与文艺之唐宋转型

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 ▶ 声明 ◀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“全球研究论坛” 所发布、转载、组织的文章、演讲、发言,所有内容与看法仅属于

原作者与原讲者,不代表“全球研究论坛”的立场和观点。

  “全球研究论坛”所组织的讲座/活动之影像文字、视频音频等资料版权,归演讲嘉宾及“全球研究论坛”所有。欢迎听众参会,但未经许可,请勿私自录音、录像、编辑、传播。

 媒体合作,敬请联系 

globalstudiesforumofficial@gmail.com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——全球研究论坛——

Global Studies Forum
“全球研究论坛”(Global Studies Forum)是一个跨学科与全球研究的全球学术平台。研究领域包括:中国史、亚洲史、全球史;全球政经与社会;中外文学、世界文学;全球城市和城市研究;文化与媒介研究;中外哲学、世界哲学;女性研究与性别研究,等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 ▶ 联系方式 ◀

网站中文版:https://www.globalstudiesforum.com/zh

网站英文版:https://www.globalstudiesforum.com/

邮箱:globalstudiesforumofficial@gmail.com

B站官方频道:全球研究论坛:https://space.bilibili.com/3493291622402783

微博:全球研究论坛GlobalStudiesForum:https://www.weibo.com/u/7838557265

Twitter:"Global Studies Forum" @GlobalstudiesGS

    Youtube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@globalstudiesforum

Facebook: 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profile.php?id=100091091445253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 ▼

敬请关注本公众号并加星标

也请多多一键三连:转发、点赞、在看

感谢。


本篇转载编辑:陈丹丹

微信编辑:何元博、李傲雪、张芊芊

微信平台推广:何元博

其他平台统筹:李傲雪

"全球研究论坛"(Global Studies Forum)全球学术平台 创始人

----陈丹丹
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